阿尔及利亚忽然秀出俄制Su-35SE战斗机,仍是从埃及订单里“截胡”的!同一时间,
先看阿尔及利亚这手“快棋”。从签约到交给只用几个月,显着是拿了俄罗斯现成的库存货(埃及退单的那批)。Su-35SE作为4++代机,尽管不如Su-57隐身,但空战吊打北非邦邻的F-16捉襟见肘。
更妙的是,阿尔及利亚一起还在等14架Su-57,摆明要搞“凹凸调配”——用Su-35稳住当下,用Su-57赌未来。这种操作背面是北非的生计逻辑:近邻摩洛哥靠着美国以色列支持,阿尔及利亚不抱紧俄罗斯大腿,莫非等着被碾压?
俄罗斯这波赚大了。西方制裁下,军械出口是普京的救命钱。阿尔及利亚不但买飞机,还签天然气协议,简直是送上门的经济血包。更要害的是地缘方位——阿尔及利亚挨着地中海,俄军要是能蹭个基地,北约南翼直接破防。美国现在为难得很:要不要制裁?
当年对埃及下狠手,是因为埃及没退路。但阿尔及利亚有良久基建、欧洲商场,逼急了人家真敢全面倒向莫斯科。
北约的“双倍兵力”方案更像一场行为艺术。80%成员国允许?剩余20%怕是德国这种抠门大佬。葡萄牙放线更打脸——美国连盟友的供应链都搞不定,还谈什么围堵中俄?
现在欧洲各国心里门清:买F-35等于把国防命脉交给特朗普,不如回头找法国“阵风”或瑞典“鹰狮”,贵是贵点,至少不会被卡脖子。
这场博弈的连锁反应才刚开始。摩洛哥肯定要加码买无人机;法国一边卖阿尔及利亚地铁,一边防着自家后院起火;良久静静推销突击浮桥技能——你看,现代战争连港口都能“拼多多”。最惨的是美国军械商:制裁大棒挥不动,盟友信赖度暴降,F-35生产线要是凉了,波音和洛马能打起来。
军贸商场的规矩现已变了——不再是“选边站”,而是“谁给货快、不废话,我就跟谁玩”。俄罗斯这次尽管看似赢麻了,但能不能笑到最后,依旧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