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日常饮食提供美味外,是人体所需脂肪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并且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食用业经历了由定量供应到充足供应的高速发展历史,消费者主要选择的食用油,由动物油逐步演变到植物油、调和油。近来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及健康理念崛起,消费的人在选择食用油时愈加看重营养成分及健康性,也对于油料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近年加快出台规范散装油销售规定的政策法规,规范食用油市场包装标准,各项管理条例日益完善。2018年,国家卫健委出台食用植物油国家安全标准,政策趋严将利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速取代以低质低价为主的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2023年,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逐步加强食用油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建议》,强调落实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明确食用油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特别规定进口食用油的监督管理要求,加强检验检疫,保障进口食用油质量安全。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食用业现状、竞争格局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整体呈现“一超多强”特征,市场格局稳定「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食用植物油是从植物的种子、果实、胚芽等部位提取所得的油脂。食用植物油在人类饮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居民健康紧密关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植物油产量为4897万吨,同比增长0.3%;需求量为5590.6万吨,同比增长5.5%。我国是植物油进口大国,2023年,中国食用植物油累计进口1021.5万吨,同比增长40.6%;出口仅20万吨。
从产业链来看,食用油产业涵盖了油料作物种植、压榨、精炼、包装和渠道销售等多个环节。油料作物经过初步压榨后,会产出原油和粕类(副产品)。原油经过进一步精炼加工,便成为可供食用的精制油。在产业链的下游,主要的消费者群体包括个人或家庭、餐饮服务企业和食品加工公司等,而销售渠道则最重要的包含商超和电子商务平台等。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食用业发展形态趋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食用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食用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食用业市场发展现状、上下游产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相关因素;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做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